十一长假过后,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止跌回升。
根据上海航交所10月1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SCFI指数上周上涨45.9点至1160.42点,周涨幅为4.12%,终止四连跌。四大远洋航线运价齐齐上扬,其中欧洲线运价涨幅较大。
上周,远东到美西线每FEU运价上涨8美元至1468美元,周涨幅0.54%;远东到美东线每FEU运价上涨67美元至2452美元,周涨幅2.81%;远东到欧洲线每TEU运价上涨97美元至1,068美元,周涨幅9.99%;远东到地中海线每TEU运价与之前一周上涨73美元至1,558美元,周涨幅4.92%。
而在近洋线,远东到日本关西每TEU运价较之前一周持平,为312美元;远东到日本关东每TEU运价较之前一周持平,为321美元;远东到东南亚每TEU运价较之前一周下跌7美元,为411美元;远东到韩国每TEU运价较之前一周持平,为138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欧美线运价已是触底价,集运公司为了挽救运价,一方面加大停航减供力度,一方面喊涨止跌,尤其进入欧洲线签约季,欧洲线更是首要拉涨重点,不仅要提振现货价,更为了新年度签到更高的合约价。
据悉,多家集运公司计划10月15日喊涨运价,欧洲线、美西线每FEU运价将调涨至2000美元上下,美东线喊涨至3000美元上下。
展望四季度,亚洲、中南美、印度、中东航线旺季效应仍可期,将带动量能回升;预计随着亚洲酝酿年底节庆补货需求,亚洲区间航线有机会在四季度逐步回温,带动整体需求缓步复苏。美国线因传统淡季、中美港口互征港口费、中美关税协商后续进展等不确定性风险,对市场需求将产生潜在压力。
自2025年10月14日起,美国政府将对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中国籍船舶及中国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Alphaliner预计,如果前十大主要集运公司维持现有的美国线部署,到2026年可能会面临高达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7.83亿元)的额外费用。
根据Alphaliner的推算,中远海运集团是受影响最为严重的航运公司,港口费用高达1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93亿元),占前十大集运公司估算32亿美元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其次则是以星航运(ZIM)、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以及法国达飞海运,预计费用分别为5.1亿、3.63亿、3.35亿美元。
对此,中国也已采取了相应措施应对。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宣布,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拥有船舶所有权的船舶;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运营的船舶;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表决权、董事会席位)的企业、其他组织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悬挂美国旗的船舶;在美国建造的船舶,由船舶挂靠港口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