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路里最新一期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WCI)显示,集装箱运价持续承压,8月28日WCI环比下跌6%至2,119美元,连续十一周下降。跨太平洋航线即期运价下跌4%,亚洲-欧洲/地中海航线下跌8%,只有跨大西洋航线保持稳定。
航运咨询公司Xeneta表示,班轮公司第四季度亏损已成定局。Xeneta首席分析师Peter Sand指出,即便船公司2025年全年仍能实现盈利,利润也主要来自年初红海危机引发的运价波动,毕竟上一次运价处于当前水准时,企业的亏损幅度相当显著。
另一咨询公司Linerlytica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周全球货运订舱量下降5%至20%,跨太平洋、亚欧、拉美等核心航线均承受巨大压力,且9月运价反弹的可能性正快速消失。问题在于航运公司未能根据需求下滑同步削减运力,导致供需失衡持续恶化。
美国市场的需求萎缩更为突出。蓝阿尔法资本(Blue Alpha Capital)创始人John McCown警告,跨太平洋航线将面临惨淡的年末,全美零售联合会(NRF)预测今年美国进口总量下降5.6%,最后5个月集装箱进口量下跌17.5%,呈现断崖式下滑。
相较于第四季度的短期亏损,丹麦航运咨询公司Sea-Intelligence在最新报告中预警,2025 年及未来三年,全球集装箱船运力将保持5%至8%的年均增速,但目前尚无任何迹象显示,全球集装箱货运需求能跟上这一增长节奏。
汇丰银行(HSBC)在货运市场更新报告中指出,尽管控制运力可能为运价提供短暂支撑,甚至触发小幅反弹,但供需失衡的核心矛盾未变,年内剩余时间里,运价仍将面临下行压力。对船公司来说,第四季的亏损或许只是开始,如何在未来数年的下行周期中存活,将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