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航运(MSC)在印度的法律纠纷持续发酵。
针对印度喀拉拉邦政府就集装箱船“MSC Elsa 3”号在该邦海岸沉没索赔9531.11亿卢比(约合人民币80亿元)的海事诉讼,喀拉拉邦高等法院周一(7月8日)对目前停泊在维津贾母港的姊妹船“MSC Akiteta II”号作出有条件扣押令。这是印度法院因“MSC Elsa 3”号沉没事件扣押的第三艘MSC旗下船舶。
邦政府向法庭陈述,姐妹船“MSC Akiteta II”号虽在法院管辖范围内,但存在随时驶离印度海域的风险,故请求法院立即对该船实施扣押。
主审法官当庭裁定:“现命令扣押‘MSC Akiteta II’号及其全部船体、索具、发动机、机械备件、属具、船装设备与附属物品,直至船方向法院缴存9531.11亿卢比的保证金或提供等额担保。”为确保港口正常运营秩序,该裁定书特别载明此项司法扣押不影响涉事船舶进行常规的货物装卸作业。
“MSC Akiteta II”与已沉没的“MSC Elsa 3”同属MSC所有。此次索赔主要包括三大类:油污及货物污染赔偿、环境修复措施费用以及渔民生计损失补偿。据诉状显示,这起沉船事故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损失。
5月24日,“MSC Elsa 3”号在装载643个集装箱(含危险货物)航行时在距科钦西南约38海里处发生26度右舷侧倾。船舶失衡导致内部进水,最终于25日凌晨彻底沉没。此次事故引发连锁生态灾难:油污和塑料颗粒造成大面积海洋污染,污染物随洋流蔓延至沿岸地区。泄漏的有毒物质和微塑料已造成多起海洋哺乳动物死亡事件,沿岸相继发现疑似中毒死亡的海豚和鲸类尸体。
据了解,针对“MSC Elsa 3”号对当地环境、海岸线及相关利益造成的损害,索赔8626.12亿卢比;另索赔378.48亿卢比用于采取预防、减轻或消除该轮对邦内环境、海岸线及相关利益造成损害的措施;渔民损失赔偿部分则确定为526.51亿卢比。
此前,法院已应私人货主的索赔申请与“MSC Elsa 3”号沉没事故的关联性,上个月先后对该船的另外两艘姊妹船——“MSC Manasa F”号和“MSC Polo II”号集装箱船下达了扣押令。两艘船均为利比里亚籍。
6月12日,喀拉拉邦高等法院对停泊在维津贾母港的利比里亚籍集装箱船“MSC Manasa F”号作出有条件扣押令,原因是五名当地货主提出了损害赔偿诉讼。法院判决原告索赔逾60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502万元)。据报道,MSC已同意缴纳这笔赔偿款。
6月18日,喀拉拉邦高等法院对停泊在维津贾母港的利比里亚籍集装箱船“MSC Polo II”号作出有条件扣押令。印度一腰果产品制造商要求MSC赔偿其因货物损失造成的734.9万卢比(约合人民币62万元)的损失。